学术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要闻 -> 正文

“618”火爆开场,电商新局面意味着什么?——我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接受中国之声采访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08

当时钟指向5318时,今年的“618”火爆开场。在“618”启动前,电商巨头都纷纷亮话,今年是投入力度、补贴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接受总台中国之声的采访,对电子商务从卖商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原因以及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态模式不断创新的趋势进行探讨。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之声)

从卖商品到卖服务

除了给出低价惊喜之外,这些年,电商也从卖货走向卖服务。无论是售前咨询、售后服务,还是在细分场景下越来越多的服务类别聚合在电商平台上。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记者,电子商务从卖货走向卖服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欧阳日辉说:“卖产品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最初的形态,产品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卖完以后交易结束了,就没有后续了。同时为了卖产品,如果你前后期没有一定的服务,对一家企业来说它发展的后劲或者说发展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电商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尤其是在大促期间推出一些服务上的承诺,是平台留住用户、增加用户黏性的必要举措。当前网络消费已经从快速增长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电商企业要想获得比较稳定的增长,保证市场份额不下降,需要更好地提升对存量用户的服务水平。欧阳日辉说:不断打破边界的服务体验或将引领电商行业进入新阶段。

他分析:“其实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是以‘2C’为主的一种发展模式,到今天‘2C’模式已经走到极致了,就是网络零售的方式已经走到了极致。下一步电子商务的拓展空间往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整个从业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应该说从产品本身来讲有两种方向,一个方向就是‘2C’的模式朝着‘2B’的模式发展。我们‘2C’的模式的流量已经到顶了,下一步朝着的‘2B’模式就是服务企业、服务商家,这种模式的发展它的空间很大。”

上半年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消费火爆场景其实不止出现在“618”这个购物节点上,上半年仅仅从快递业务量上我们就能看出我国消费市场需求加快释放。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从39天破100亿件,到5个月破500亿件,快递业务量月均“百亿级”增长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活力的缩影与写照。

从欧阳日辉的观察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态模式也得到不断创新。

欧阳日辉说:“比如说农村电商、即时零售,这些新的业态呈现出一个多元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即时零售,它渗透的行业品类在持续地扩大,覆盖的应用场景不断地拓展,这是一个总体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