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厉克奥博,田晓轩:《数据生产要素研究进展》
《经济学动态》
2021年第4期,142-158。
作者简介:

徐翔,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民经济系副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Journal of Internet and Digital Economics执行主编。2010年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习(2013-2014)。2017-2018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民生与消费。在China Economic Review,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International Finance等英文期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国内一流经济学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际统计局重大统计专项等多项课题。
内容概要:
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其本身不能被直接用于生产经济物品,却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如创造新的知识或者形成对于未来的预测,进而指导经济物品的生产。数据生产要素具有一系列主要特征,其中虚拟性和非竞争性是数据生产要素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边际产出递增、强正外部性、产权模糊与衍生性等特点。
在当前的GDP核算体系中,数据生产要素的规模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为了克服GDP统计中存在的不足,已有文献分别探讨了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估计方法以及将数据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框架的宏观经济理论。此外,数据生产要素还会影响微观企业的决策与生产效率,引发一系列产业组织问题,并在金融市场中发挥降低信息摩擦的作用。
最后,虽然企业能够利用数据生产要素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这些利益的产生往往以侵犯消费者隐私为代价,从而引发了企业与消费者间数据产权归属矛盾。已有研究针对数据生产要素的隐私与权益问题,尝试通过设计数据生产要素的交易机制来提升社会的总福利水平。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