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理解数字金融的底层框架和内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如何助力数字金融的发展?如何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24年8月16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欧阳日辉副院长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融街观察点并接受专访。

(以下内容摘自《央视财经》)
欧阳日辉副院长表示金融强国主要有三个重要表现。一是要有强大的金融机构,二是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三是要有专业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写好“五篇大文章”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并且服务于新质生产力、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谈到“五篇大文章”之间的关系时,欧阳日辉副院长表示,五篇的定位和功能是不一样的;科技金融服务于当前面临的“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问题,通过科技金融这一业态有所突破;绿色金融是近几年新的概念,与绿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要支持节能减排、双碳的目标;普惠金融主要针对中小企业,通过这一发展体现出金融的人民性;养老金融则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所不断被强调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金融业态;数字金融放在最后来说,是把前面四种金融业态支撑起来,推动“五篇大文章”的主线。
关于数字金融的定义,欧阳日辉副院长从历史的维度和现实的维度进行了说明:从历史维度来看,在数字金融之前,有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说法,互联网金融主要是研究电子商务的逻辑,金融科技更偏重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使用,由于技术的使用大量的数据出现,金融的发展就更近一步,数据也成为了数字金融的关键要素。从现实的维度来看,消费金融平台模式的兴起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

欧阳日辉副院长还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对于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用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如何助力数字金融的发展,如何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欧阳日辉副院长也进行了解答。